
神學的波瀾與壯闊:教會論與聖靈論/Theology of Divine Drama and Magnificence: Ecclesiology and Pneumatology
著者: 魏連嶽、張聖佳
出版社: 校園書房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年4月
頁數: 592
ISBN:9789861987798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是「教義的詮釋」系列第三冊,延續卷一討論系統神學/教義學的方法論以及神論和人論,還有卷二論述的基督論、贖罪論和救恩論。卷三則由兩位優秀的神學家執筆,將從神學的核心議題向外擴及實踐與應用層面的教會論與聖靈論。
魏連嶽博士在第一部教會論中,先以聖經所啟示的教會神學為立論基礎,再追溯早期教父、中世紀至宗教改革時期的教會觀點之開展與變遷,接著闡釋約翰衛斯理對於教會在信仰實踐層面上的影響與啟發,也針對二十世紀興起的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做神學辯證並提出具體建議,最後深入探討當代教會界的異化現象與危機。作者不僅論述基督教史進程中的教會論典範轉移,亦嚴謹剖析具代表性的重要教會事件、運動及問題,各章呈現兼具理論與實踐的教會論意涵。
張聖佳博士於第二部聖靈論中,從教父以及大公會議訂定的信經談起,繼而解析中世紀與改教時期的聖靈觀,特別是探討一○五四年東西方教會分裂與聖靈論的關係。三一神中的聖靈從過去彷彿被遺忘忽略,直到近一世紀成為最主要的神學議題,作者透過近代靈恩運動的發展詳細分析論述聖靈觀念的轉變,並從「聖靈與救恩」、「聖靈的恩賜」以及「聖靈與萬有」這三個面向,展示聖靈論的基本認識和議題。讓我們清楚地明白,聖靈是位格,是非受造的恩典,是信心的源頭,透過超越信心的信心,將基督這位格性的真理啟示出來。
兩位作者不只反映當今學術研究的前沿,他們的努力,大大方便了晚進後學們從教義古井汲取甘冽的活水。基督信仰傳承近兩千年,無數的聖徒學者,在不同的時代處境中,重新領受使徒所傳的見證,且在聖靈的感動中,一再地將上帝活潑的真道彰顯出來。
目錄
第一部 教會論
第1章 教會論、教會與教會歷史
- 教會論主旨、目的與範疇
- 教會及教會歷史之理解與詮釋
- 教會論的終極實踐任務
- 正確的教會神學優先於實踐聖工
- 聖經作為教會論的創生及開展
第2單 聖經中的教會論述
- 聖經中的教會定義與涵義
- 教會對内的責任
- 教會對外的使命
- 初代教會所面對的逼迫與苦難
- 初代教會的聚會與信徒
第3章 教會領袖的產生與主教制度的建立及發展
- 教會領袖與主教制度
- 主教制度的聖經根據
- 使徒權威與「使徒統緒」
- 主教制度在「使徒教父時期」的穩建立
- 羅馬主教:教宗與教會最高領袖
- 基督教内部反對主教體制與權威的勢力
- 教宗本篤十六世請辭事件
- 當代「教宗選舉」方式
- 現任羅馬教宗:方濟各
- 耶穌的「領導學」對當代教會領袖的神學意涵與啟發
第4章 教父時期與中世紀的教會觀
- 居普良
- 奧古斯丁
- 大貴格利
- 多瑪斯.阿奎那
第5章 宗教改革時期的教會與教會神學
- 宗教改革運動的歷史詮釋
- 宗教改革的政治背景:政教之間的衝突與鬥爭
- 宗教改革的社會背景:黑死病、人文主義、印刷術
- 宗教改革的教會背景:教會內部的腐敗
- 引爆改教運動的關鍵議題:羅馬教廷的「贖罪券」教義與販售
- 馬丁路德:將宗教改革之火苗燃為烈焰的關鍵人物
- 馬丁路德的教會神學
- 加爾文:路德之後宗教改革運動最重要的領袖
- 加爾文的教會神學
- 宗教改革五百週年之際的反思
第6章 約翰衛斯理與英美教會復興運動
- 約翰衛斯理
- 全世界作為教會的牧區
- 教會傳講與教導的信息唯獨聖經
- 牧養信徒策略:循道派組織的建立與平信徒傳道人的設立
- 教會的社會責任:積極關懷弱勢民眾與熱心社會慈善服務
- 教會的政治責任:參與政治改革與對政治議題表態的必要性
- 約翰衛斯理與循道運動的貢獻及影響
第7章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 普世教會合一的(不)可能性
- 信仰群體中的不同面貌與多元神學觀點中的合一:異中求同
- 基督教傳統中的「信仰準則」
- 教父或大公教會之權威高過聖經的棘手神學問題
- 聖經正典形成的歷史問題:人為制訂或聖靈引導?
- 教父之正統教導對當代教會及信徒的必要性
- 同中容異:「柱狀化」的大公教會
- 共同聖約中的一家人與神國子民的一體性
- 眾聖徒間的彼此相愛與彼此合一
第8章 當代教會現象與異化危機
1.「教會資本主義」
2.「超大型教會」與「教會市場」掠奪
3.「教會復興」的迷思
- 教會中盛行的「投資理財」教導與信息
- 致富福音、成功神學與「耶穌經濟學」
- 以「消費者導向」為教會發展及牧會策略
- 當代教會極度嚴重的世俗化
總結:教會(論)的未來
- 教會論的教會與現實教會之間的距離及其神學意涵
- 有問題的教會才是「符合聖經」的教會
- 教會(論)的未來
- 邁向日出的教會?或走向日落的教會?
附註
參考書目
第二部 聖靈論
第9章 從初代到中世紀之前的聖靈論發展
- 緒論
- 初代教會的聖靈觀
- 初代教會關於聖靈的重要異端
- 正統聖靈觀的凝聚:從初代至第四世紀的亞他那修
- 聖靈的位格與其「位格化的屬性」強化正統聖靈觀的迦帕多家三教父
- 正統聖靈觀的集大成者:奧古斯丁
- 小結
第10章 中世紀的聖靈論發展
- 教義性的發展
- 密契的聖靈觀與聖靈的恩賜
- 小結
第11章 宗教改革時期至現今的聖靈觀
- 改教家們的聖靈論觀點
- 從宗教改革以降至現代的聖靈觀
- 科學思維中的聖靈
- 經風吹動
第12章 聖靈論的基本認識與議題(一):聖靈與救恩
- 生命的靈與屬靈
- 作為第三位格的聖靈
- 褻瀆聖靈
- 多元宗教處境與聖靈論
- 明辨聖靈之工與位格性的救恩
- 稱義、成義與聖靈之工
第13章 聖靈論的基本認識與議題(二):聖靈的恩賜
- 位格性聖靈的啟示
- 特殊恩賜已終止?
- 恩賜的目的與持平的恩賜觀
- 生命的回轉與與成功
- 恩賜與察驗
- 恩賜的品格
- 再論使徒與先知的職分與恩賜
第14章 聖靈論的基本認識與議題(三):聖靈與萬有
- 聖靈、教會與社會
- 聖靈、受造萬物與受造律
總結:四種象限的聖靈觀
- 四種象限的聖靈觀
- Veni, Sancte Spiritus!
作者簡介
魏連嶽博士,英國愛丁堡大學神學院哲學博士。曾受邀到英國劍橋大學、德倫大學研討會中發表論文,其中一篇被收錄於歐洲教父學叢書Studia Patristica;另有一篇著作出版於歷史悠久的早期基督教研究期刊Vigiliae Christianae。專書著作《死亡神學》獲得二○一七年台灣基督教金書獎(研究類)。曾任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專任老師、兼任神學系系主任。現任衛理神學研究院專任副教授。
張聖佳博士,中華福音神學院歷史神學副教授;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神學博士。著作《珍珠與塵沙:認識基督教的必備錦囊》(中主);譯作《猶太拉比典籍要點指南》(聖經資源中心)。一起生活的家人:妻劉幸枝,寶貝貓孩Morris。